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学思教授 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11月16日上午,由医学科学研究院、重大疾病基因工程模式动物研究所联合,邀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学思教授作了题为《生物可降解应用高分子材料应用开发》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医学科学研究院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海事大学的专家及我校师生50余人参与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报告会由重大疾病基因工程模式动物研究所吴英杰教授主持。 

10

    陈学思教授首先介绍了生物可降解医学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医用聚乳酸及可吸收人工骨等材料的研究发展,随后同与会师生就新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肿瘤的靶向治疗、缓释药物、骨修复材料以及新型DNA转染载体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会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郁。 

    本场报告为医学科学研究院“海内外高端学术讲座”的姊妹篇,此种连续的、常态化的高端讲座,不但开阔了师生的视野、拓展了科研思路,而且促进了学科间的交流互动,为未来不同范围的跨领域合作提供了宝贵契机,并为人才培养打下了夯实基础。

专家简介:

    陈学思,男,1959年出生,1982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1988年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1993.10-1997.4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7.5-1999.5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系开展博士后工作。1999年6月就职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4年度)。现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生物医用高分子课题组长。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任国际杂志《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Biomacromolecules》,《ActaBiamaterialia》和《Macromolecular Bioscience》编委。目前主要从事生物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组织工程和药物缓释、聚乳酸产业化等方向的研究工作。SCI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被SCI论文他人引用超过9000次, h因子58。授权专利100余项,公开或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0余项。2008年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结题获得“特优”,“聚乳酸生物可降解材料”获得2007年世界华商创新奖。2008年在深圳第十届高交会上获得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组委会颁发的“百名风云人物奖”。获得2009年度“中国化学会高分子科学创新论文奖”。 2011年获得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个人突出贡献奖。2012年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科技部“2013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中国化工学会“第六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2014年)和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一等奖(2015年)。